黃粉蟲形態特征:
卵:卵為乳白色、橢圓形,長徑約1毫米,短徑約0.7毫米。卵殼薄而軟極易受損傷。初產卵表面帶有黏液,常數粒黏成團,其表面粘有飼料形成飼料鞘,不易發現。卵產出1周后即可孵化為幼蟲 。
幼蟲:幼蟲剛孵出時長約0.5毫米,乳白色,難辨認,幼蟲體長28~32毫米,圓筒形,光滑,4毫米后漸變為黃褐色。幼蟲呈圓筒形,有13個節,各節連接處有黃褐色斑紋,在生長過程中要經過若干次休眠和蛻皮(約3個月),剛蛻皮的幼蟲呈白色透明,蛻皮8次后變成蛹 。
蛹:蛹初為白色半透明,漸變黃棕色,再變硬,長15~20毫米,頭大尾小,頭部基本形成蟲的模樣,兩足向下緊貼胸部,蛹的腹側呈齒狀棱角。蛹不能爬行,只會擺動,不攝食,蛹經10天左右變為成蟲。
成蟲:剛羽化的成蟲為白色,漸變黃褐色、黑褐,腹面和鞘翅背面為褐色,有光澤,呈橢圓形,長14~15毫米,寬約6毫米。蟲體分頭、胸腹3部分。成蟲有黑色鞘狀的前翅,鞘翅背面有明顯的縱行條紋,靜止時鞘翅覆蓋在后翅上,后翅為膜質有翅脈,縱橫折疊于鞘翅之下,雄性有交接器隱于其中,交配時伸出;雌性有產卵管隱于其中,產卵時突出。
黃粉蟲成蟲一般不能飛行,只能靠附肢爬行。黃粉蟲喜干不喜濕,不喜光,適宜昏暗環境生活,成蟲遇強光照,便會向黑暗處逃避。雖然晝夜均可活動,但夜間活動更為活躍。
黃粉蟲的適應能力強,可在5℃~39℃條件下正常生長發育。在5℃以下時黃粉蟲進入冬眠。黃粉蟲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℃左右,此時攝食量明顯增多。其食性雜,食五谷雜糧、糠麩、果皮、菜葉、羽毛、昆蟲尸體以及各種農業廢棄物。成蟲有翅不能飛。成蟲、幼蟲均能靠爬行運動,很活躍。
黃粉蟲一生有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4個階段,只有成蟲期才具有生殖能力,成蟲經歷2~4個月繁殖。壽命長短不一,平均51天,. 短2天,. 長196天。在正常情況下,每蛻1次皮體重就增加。
羽化后3~4天開始交配、產卵,產卵期平均22~130天,但80%以上的卵在1個月內產出。雌成蟲平均產卵量276粒左右。其幼蟲喜群集。黃粉蟲的成蟲有自相殘殺的習性,即成蟲有吃卵、咬食幼蟲及蛹的現象 。
產品圖片:
襄陽誠康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襄陽黃粉蟲養殖、銷售、培訓、加盟、加工為一體的專業養殖企業,致力于發展特種養殖產業,歡迎聯系我們!